楚币

[拼音]:Chubi

[英文]:Money in the Chu State

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钱币。春秋时期,楚国行贝币。战国时期,出现了金币、银币和铜币,这三种金属货币在币形、币值和币文等方面,各具一格,自成体系。中国古文献中对楚币的著录最早见于《宋书·符瑞志》,但《志》文中把这种 “金状如印” 之物只看作是一种“祥瑞”。宋沈括在《梦溪笔谈》中对楚国的金币也作过描述,称之为“淮南王药金”。最早著录楚国蚁鼻钱的是南宋洪遵的《泉志》,谓:“此钱上狭下广,背平面凸,长七分,下阔三分,上锐处可阔一分,重十二铢,文如刻镂,不类字,世谓之蚁鼻钱”(图1)。

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,随著大量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的开展,在安徽、湖北、湖南、河南、陕西、山东、江苏和浙江等省,先后发现了楚国的天然贝币及金、银、铜金属铸币。

天然贝

1978年在河南淅川下寺春秋中晚期墓,出土了4000馀枚海贝。一些楚墓中,还发现了仿海贝的骨贝,如1966年春湖北江陵望山 2号战国中期墓出土 2件,1984年湖北当阳曹家岗 5号春秋晚期墓发现1179枚。这批骨贝凸面的凹槽两头各有一穿孔,而且大多数在槽口两侧还刻有并列或错列的记号,在这些骨贝的平面上,有20%还残留少许绿色结晶物,应是制币时的贴附之物。

金币

主要为金版和金饼。金版数量最多,金饼次之。金版多为零散的碎块,完整的极少见,大多数钤有印文,最常见的是“郢爯”,“陈爯”次之,还有“专爯”和“少贞”(小鼎),“爰”和“卢金”等,钤印文字较少见。除“卢金”的戳印为圆形之外,馀均为方形。这些钤印文字,1字的为地名,即铸造地;2字的右为地名,左指铸币本身,其中 “少贞”2字,当求它解。“郢爯”的“郢”字,是楚之都城。从出土情况看,“郢爯”数量最多,分布地域最广;从铸行时间看,“郢爯”流通时间最长,它是王室铸行的金币,为全国性的钱币(图2)。其馀金币则为地方铸造的金币,流通地域较小。

金饼常与“郢爯”、“陈爯”同出,无疑也是楚国金币之一。但它的数量远不如金版多,而且大多为碎块残片,完整的极少见。形状大都为扁平的圆饼,形酷似龟,上部隆起,底部平整,又有实心与空心的两种。大部分金饼无钤印文字,少数有“陈爯” 2字,有些背面还刻有“灵”文字,也是标明铸地的。据湖北江陵望山 1号墓出土包金箔的铅锡饼,与湖南长沙左家公山出土的陶饼等冥币来分析,楚国至迟在战国中期就已铸行金饼。河南扶沟与陕西咸阳出土的金饼含金量都在95%以上,有的达到98%。已发现的金饼碎块多为半圆、扇形、三角形和楔形等,属称量金币,使用时是从圆周向圆心切割的。

银币

迄今发现的银布,系1974年在河南扶沟与楚金币同出的铲首银布,共 18 块。布首为铲状,有长短、方圆、实空之别,布身呈长方形,有长、中、短 3种。这些银布均未见钤印文字,长型布与 1件中型布的背面刻有“×”符号。18件银布实测的重量,差别不大,很可能是计个论值的等量货币形态。也有人对这种银布是否为货币,是否为楚币,持有不同的看法。

铜币

主要为蚁鼻钱和布币两种。以蚁鼻钱出土的数量最多,布币较少。蚁鼻钱是楚国特有的一种铜币,状似海贝,绝大多数都有阴文“亝”字,连同穿孔酷似鬼脸,故俗称“鬼脸钱”。目前在湖北、湖南、河南、安徽、山东、陕西、江苏和浙江等省都有发现,且除极少数无文字外,绝大部分都有文字。其模铸的文字主要有:、、、兟 (金)、、()、巭(行)、傿(君)、(匋)、仹(贝)、三 (疑缺笔)等,均为阴文,其中以字最多,字次之,馀均极少见。蚁鼻钱是东周各国金属货币中最轻小的,每枚重量在 5~6克以下,个体的重量差别较大, 最轻的只有 0.1克,一般 0.5克, 最重的达5.6克。通过对不同时期的蚁鼻钱个体进行实测表明,它们的大小与重量不尽相同, 其变化趋势大致是由大变小。因此,它从一开始就是论个计值的等量货币形态。

楚国的铜布币在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山东、河南和陕西等省都有发现,数量不多。形状为长方形的平肩方足铲,首有较大的圆孔,可分为大、小两种。大型铜币的重量为 31~37 克,正面铸有“斾钱当”,背面铸“十货”,皆为阳文。正面铸文的为当一的大钱,背文的“十货”指其相当于10个蚁鼻钱 (图3)。小型铜币重量大约15克左右,正面铸有“四钱”,背面铸“当”,也均为阳文,其意为4个小型布钱当一”。这两种铜布币是楚国佔有淮泗、吴越地区后,由楚的边境县邑铸行的地方性钱币,流行范围不广。

纵观楚国的钱币,春秋时期是天然贝与金属铸币并用,战国时期天然贝已为金属铸币所取代。楚国金币中的金版、金饼和铜币中的蚁鼻钱具有楚文化自身的特点,与当时其他国家的币形不同,而银布和铜布则是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的。

更多信息: 查网逃记录
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