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:sheji jiaoxuefa
[英文]:project method
美国教育家W.H.基尔帕特里克(旧译克伯屈)于1918年,从J.杜威“从做中学”的教育思想出发,并在其“问题教学法”的基础上,根据内部动机(inner motivation)和附随学习(concomitant learning)的理论所创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。其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教学中呆板的课堂教学、只重视书本知识、学生被动的学习以及孤立的分科教学体制等缺陷。它废除班级授课制度、打破学科界限,摒弃传统的教科书。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的过程是:
(1)学生根据其兴趣和需要,从实际生活环境中提出学习的目的(要解决的问题);
(2)制订达到目的的工作计划;
(3)在自然状态下,运用具体材料,通过实际活动去完成这项工作;
(4)检查其结果。在此过程中,学生在教师指导下,按照设计的活动,使学生获得比较完整的经验,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设计教学法主要适用于小学低年级。实施时,要选择有经验的优秀教师,设计活动要有教育价值,适合学生的能力,并切合本地情况,学校还要有相应装置;教师耐心指导,鼓励学生共同活动,实施前后要保留记录,注意帮助学生总结经验。这种教学形式在克服传统教学中的缺点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,因此在20世纪30年代曾风行一时。但由于这种组织形式在教学的指导、装置和教材的编写上存在种种困难和问题,特别是学生不能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,影响教学质量,因此,30年代以后不大采用了。设计教学法在20年代初期传入中国,南京等地的一些学校曾经试行。